当前位置: 院务公开 > 学生公告 > 正文 >

转发:关于举办温州大学第五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的通知

发表时间:2011年03月18日 00:00 编辑:  浏览量:

各学院,各班级:

为多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大学生的工程结构设计与实践能力,丰富校园科技文化氛围,促进大学生相互交流与学习,并为我校参加浙江省第十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选拔优秀人才,经研究决定举办温州大学第五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暨省赛预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组织领导

主办部门:教务处

承办部门: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竞赛组委会:

  组长: 施晓秋

  副组长: 方乐平、孙林柱

  成员: 陈联盟、林盛光、陈淑洁、张茂雨、朱伟强、史文海、金丹

竞赛评委会:(另行组织)

二、竞赛题目

模板支撑结构设计与模型制作。利用指定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模板支撑结构模型,承受一定的荷载。

具体竞赛内容包括:理论方案、模型制作、作品介绍、加载试验。

三、竞赛对象和形式

参赛者为在校本(专)科学生。以组队形式参赛,每队人员不得多于3人。

四、竞赛要求

1、参赛要求

(1)每个参赛队只能提交一份作品,并命名。

(2)参赛学生只允许参加一个参赛队,各队应独立设计、制作。

(3)各参赛队必须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竞赛活动,缺席者作自动放弃处理。竞赛期间不得任意换人,若有参赛队员因特殊原因退出,则缺人竞赛。

2、理论方案要求

(1)理论方案内容包括:方案设计摘要、主要结构图和荷载分析、计算简图、承载能力估算等。

(2)理论方案格式和要求:封面(见附件一),第一部分为500字左右的方案设计摘要;第二部分为主要结构图、荷载分析、计算简图、承载能力估算等。除封面外,其余各页面上均不得出现参赛院系和个人的姓名,否则理论方案按零分计。

(3)参赛队必须在规定时间将理论方案送到组委会指定的地点,逾期作自动放弃处理。送审的方案设计用A4复印纸打印、装订,文本一式3份;

3、模型制作要求

(1)模型制作材料为木材(尺寸:长度1000mm,截面有3mm×3mm、1mm×55mm;力学性能参考值:顺纹弹性模量1.0×104MPa,顺纹抗拉强度30MPa)和502胶水。

(2)模型制作包括两个部分:①模板支撑结构:要求模板支撑结构模型的高度不得低于600±5mm,模型底部的平面尺寸不得超出400mm×400mm范围。②加载盒:加载盒内部空间的平面尺寸为400mm×400mm,高度为55mm,中间设一根下凸梁,其模板的净空尺寸为400 mm ×50mm×80mm(详见附件二加载示意图),加载盒内侧必须保证平整,不得有任何杆件。模板支撑结构和加载盒模型要求分开单独制作,不得粘结在一起。模板支撑结构和加载盒的总重量不得大于200克。

4、加载步骤及要求

(1)参赛队员先将模板支撑结构模型安放在加载试验平台指定的加载位置上,然后,再将加载盒平放在模板支撑结构模型的顶部。(详见加载试验平台示意图)

(2)比赛时,先由参赛者简要介绍作品构思,然后进行加载。从开始介绍到完成加载,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

(3)加载试验前,参赛队员先在组委会提供的编号1漏斗中装载8kg的铁砂,编号2、3漏斗待编号1漏斗加载完毕后,再由参赛队员根据现场情况依次自行选择加载重量,且加载重量须在2kg、4kg、6kg、8kg中选择。三个漏斗加载的总重量不得超出20kg。

(4)加载试验时,先由组委会随机确定加载位置,三个漏斗安置位置详见示意图,然后由参赛队员按漏斗编号1、2、3顺序依次将装在漏斗中的铁砂分别卸到加载盒里,每次加载后需稳定至少10秒钟。

5、评分规则

根据理论方案、结构体系、模型制作、作品介绍、加载试验5个方面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

(1)理论方案(10分)

根据方案设计与理论分析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正确性评分。

(2)结构体系(20分)

根据结构体系和造型的合理性、创新性和美观性评分。

(3)模型制作(10分)

根据模型制作的外观质量评分。

以上3项均在加载试验前评毕。模型尺寸、重量及材料等不符合竞赛要求的,或参赛过程中有其他违规行为的将不进入加载试验阶段。

(4)作品介绍(10分)

根据在加载试验现场的陈述和答辩情况评分。

(5)加载试验(50分)

加载失效的认定标准:在加载过程中,出现模型倒塌或模型因变形过大等原因导致漏砂或模型有构件脱离整体结构情况,均认为模型加载失效。

模型加载试验分值按以下办法计算:

取参赛队中模型的加载重量的最大值(Pmax)为满分(50分),其余模型加载试验分值按50×(P/Pmax)计算。总分相同时,以模型的自重轻者为先确定顺序。

五、竞赛安排

1、报名时间及方式

各参赛队到所在学院学生会报名,请各学院于3月23日前将报名表(附件三)以电子邮件和书面方式报送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竞赛办公室(地点:茶山南校区7-A205,联系人:金丹,联系电话:0577-86689604,E-MAIL:jindan@wzu.edu.cn)。

2、竞赛辅导

学院竞赛办公室于3月25日前,安排专家为参赛队员举行一场竞赛辅导讲座。

3、竞赛时间与地点

(1)各参赛队必须在4月11日前将结构设计理论方案及结构模型送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竞赛办公室

(2)结构模型竞赛时间:2011年4月13日

(3)地点: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会议室(7A201)

六、奖项设置

学校按参赛队数比例,设竞赛特等奖(可空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队,给予表彰奖励。

本次竞赛结束后,学校将择优组合,选派4支代表队(包括瓯江学院2支)参加浙江省第十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请各学院认真做好宣传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参赛。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竞赛办公室联系。

七、本通知解释权归温州大学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组委会所有,竞赛组委会对各参赛队参赛后的理论设计方案和结构模型具有优先使用权。

4543_附件一:温州大学第五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封面.doc

4543_附件二:温州大学第五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加载示意图.doc

4543_附件三.温州大学第五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报名表.doc